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脑缺血损伤
脑复苏
心搏骤停
移植
摘要:
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第一位死亡原因,其引起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己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世界上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即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因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后所引起的缺血一缺氧性损伤,特别在大脑易损区域,可导致大量神经元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脑复苏,减轻神经元损害、促进神经功能己经成为急诊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内一类非造血组织来源的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能自我更新并依赖于它们所在的微环境增殖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研究表明,在体外诱导培养,MSCs均具有向神经元前体细胞或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多种局灶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中MSCs移植后能成功到达损伤的脑组织,挽救半暗带可逆的神经元,诱导神经的再生和功能的修复。目前MSCs移植治疗全脑缺血,尤其是心脏骤停致全脑缺血的研究甚少,但同样提示也能减轻脑损害,同时改善神经功能。 本实验采用经立体定向侧脑室输注、颈内动脉输注和股静脉输注三种途径,将4’,6—二脒基—2—苯基吲哚荧光染料(DAPI)标记的MSCs移植到心肺复苏后的大鼠体内,观察其在脑部迁移分布的特点、对脑组织水肿、坏死及神经功能恢复等的影响,进而探讨不同MSCs移植方法对心脏骤停大鼠脑复苏的影响。 研究目的 通过立体定向侧脑室、颈内动脉及股静脉三种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到心肺复苏后的大鼠脑内,观察MSCs移植对大鼠全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进行比较,从而筛选移植途径。 材料与方法 通过肌松剂维库溴胺建立药物诱导窒息法致心脏骤停全脑缺血损伤的大鼠模型(6min心搏停止+2min心肺复苏术)。实验分四组:Con组:单纯心肺复苏组(n=8);A组:颈内动脉移植MSCs组(n=8);V组:股静脉移植MSCs组(n=8);LV组:立体定向侧脑室移植MSCs组(n=8)。各组均在ROSC后1h进行MSCs移植,移植细胞数量约为1×106。分别在ROSC后第3d、7d,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MSCs在脑组织内分布、迁移情况;通过NDSS、贴纸移除试验以评价不同途径移植的MSCs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通过计算大脑海马和颞叶皮层神经细胞的缺血损伤比率、测量脑含水量及检测血清S100B水平以观察其对脑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 结果 1.移植后3天,各移植组(A、V、LV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均可见DAPI标记的MSCs,主要聚集分布在海马和颞叶皮层等部位。其中LV组MSCs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及V组(P<0.05)。A组与V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复苏后1d各组大鼠NDSS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复苏后3d、7d时,各MSCs移植组均明显高于Con组(P<0.05),其中LV组均高于A组和V组(P<0.05)A组与V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3.各时间点MSCs移植组大鼠贴纸移除试验所需时间均低于Con组(P<0.05);LV组亦明显低于A组和V组(P<0.05),A组和V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4.复苏后大鼠,大脑海马、颞叶皮层部位均可见神经细胞损伤。各MSCs组海马、颞叶皮层损伤的神经细胞数均明显少于Con组(P<0.01),而LV组又明显少于A组和V组(P<0.01),A组与V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 5.各MSCs移植组脑含水量均明显低于Con组(P<0.01),其中LV组大鼠脑含水量均低于A组和V组(P<0.05),但各时间点A组与V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6.各时间点MSCs移植组血清S100B水平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复苏后3d时,LV组血清S100B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V组(P<0.05),A组与V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复苏后7d时, LV组、A组及V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以立体定向侧脑室、颈内动脉及股静脉三种途径移植的MSCs均可向脑内迁移,其中聚集分布于海马、颞叶皮层等全脑缺血易损区域。 2.不同方式移植MSCs对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均有明显促进的作用。 3.在不同的移植方式中,立体定向侧脑室移植组在全脑缺血易损区MSCs分布最多,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