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院内心脏骤停
体外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倾向性评分匹配
摘要:
研究背景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医疗负担。随着科技的发展,IHCA的治疗方案迎来巨大进步,但其出院存活率仍然较低,仅为6%~26%。常规心肺复苏(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是心脏骤停目前的标准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存活率。然而,CCPR仅能提供低灌注,产生约25%~33%的心输出量,且持续时间有限。既往研究显示,在经历30分钟的C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和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可能性迅速下降。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和 CCPR 的结合,被认为是治疗性心脏骤停的可行治疗方式。既往研究表明,ECPR可改善IHCA患者的预后,并提高可逆性病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对于在医院环境中使用ECPR的证据总确定性被评为非常低(Ⅱb类推荐,C级证据)。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没有足够的证据推荐对心脏骤停患者常规使用ECPR,但ECPR可考虑用于为可逆病因的心脏骤停患者提供有限的机械心肺支持。另外,大多数相关研究来自于具有丰富ECPR开展经验的医院,其普遍性可能受到地区、医疗水平差异的限制。AHA指南建议,ECPR仅在专业复苏中心由训练有素的医生进行,同时严格应用适应证,不鼓励常规实施ECPR。关于应用ECPR治疗IHCA患者的高质量研究较少,ECPR治疗能否有效改善IHCA患者的预后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ECPR和CCPR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预后,探究ECPR的有效性,并探索ECPR在中国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目的1.探究ECPR相比于CCPR能否有效改善IHCA患者的生存结局及神经功能预后;2.探究我国ECPR实施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提高ECPR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对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入组中国心脏骤停基线调查(BASeline Investigation of Cardiac arrest,BASIC)项目的前瞻性观察队列人群进行数据分析。为了确定ECPR在BAISC-IHCA各单位的实施现状,ECPR专家和一个独立的统计团队在BASIC-IHCA研究进行的同时开发了一份电子问卷。纳入标准:年龄≤75岁、目击者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持续时间>10分钟。排除标准: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创伤;既往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未接受CPR;相关数据异常或丢失。主要结局:30天存活或出院;次要结局:ROSC,30天时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脑功能表现分级评分1-2分),6个月时存活,1年时存活,6个月时良好神经功能预后以及1年时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统计分析: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的研究方法,制定一个平衡的1:4匹配队列,以降低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匹配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骤停病因、骤停地点、初始节律、是否除颤、骤停期间肾上腺素用量及CPR持续时间。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并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运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中位数(四分间距)表示,运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绘制第30天、6个月和1年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展示IHCA患者的生存趋势。将ECPR和相关协变量添加到Cox回归模型中,报告风险比(Hazard Ratio,HR)、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和P值。为了验证模型的稳健性,本研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统计显著性被定义为双侧P<0.05。研究结果1.基线特征:在PSM前,共有47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接受CCPR的患者共计4693例(99.3%),其中男性3023例(64.4%),平均年龄53.5岁;接受ECPR的患者33例(0.7%),其中男性21例(63.6%),平均年龄47.6岁。与CCPR组相比,ECPR组患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比例更高(75.8%vs.44.9%,P<0.001),心脏骤停发生在重症监护室的比率更高(48.5%vs.38.4%,P<0.05)。两组患者可除颤初始节律占比均低,其中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