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型
脆性骨折
摘要:
目的: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高发病率、高患病率的特点,从中医角度出发,探究中医证型分布与脆性骨折的发生特点,为骨质疏松早预防、早治疗,远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新思路,为更好地指导中医辨证及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发挥独特优势。方法: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在济南市机关医院、益康社区、文东社区、燕山社区、舜玉小区及本院骨质疏松门诊纳入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情况、体格检查、中医证候信息、脆性骨折史及其骨折特点。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前臂(全部)、腰椎L1-L4、髋部总体的骨密度。并按照严格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辨证分型,采用SPSS 22.0以统计分析纳入对象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脆性骨折发病特点。结果:1.本次研究最终纳入303例研究对象,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组)226例,骨量正常参与者(骨量正常组)77例,其中女性占比均高于男性。两组资料分析比较:骨质疏松组年龄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水平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脆性骨折率远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骨质疏松组中医证型分布为:脾肾阳虚证78人,肝肾阴虚证58人、肾虚血瘀证57人、脾胃虚弱证33人,构成比依次为34.5%、25.7%、25.2%、14.6%。四个证型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MD资料比较中,肾虚血瘀证型组骨密度水平低于其他组别,尤以前臂(全部)、腰椎L1-L4的BMD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22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中,发生脆性骨折(脆性骨折组)103人,占45.6%,未发生脆性骨折(非脆性骨折组)123人,占54.4%。脆性骨折发生部位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椎体(47.5%)、肢体(31.6%)、肋骨(12.2%)、髋部(5.8%)、骨盆(2.9%)。脆性骨折组与非脆性骨折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前臂(全部)BMD、髋部总体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1-L4BMD比较,脆性骨折组骨密度水平显著低于非脆性骨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四个证型组脆性骨折发生率存在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弱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脆性骨折组,肝肾阴虚证24人,脾肾阳虚证34人,肾虚血瘀证38人,脾胃虚弱证7人。发生椎体脆性骨折的人群中,其中肝肾阴虚证8例,脾肾阳虚证16例,肾虚血瘀证29例,脾胃虚弱证1例,分别占脆性骨折组各证型的33.3%、47.1%、76.3%、14.3%,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椎体脆性骨折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肾虚血瘀证患者椎体脆性骨折发生率与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弱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余肢体脆性骨折、肋骨脆性骨折、髋部及骨盆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在证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骨量正常者相比,骨质疏松患者年龄偏高,身高、体重、BMI及骨密度偏低,同时伴有较高的脆性骨折发生率。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证出现频次最高,其次肝肾阴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频次最低。四个证型组中肾虚血瘀证患者骨密度最低,推测肾虚血瘀证患者存在更高风险的骨密度降低,是临床需要关注的证型。3.椎体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脆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发生脆性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具有更低的骨密度水平,尤以腰椎为甚。4.在四种中医证型中,脆性骨折发生率最高的证型为肾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患者椎体脆性骨折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种证型,发生椎体脆性骨折证型以肾虚血瘀证为主,临床需要重点防范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