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证候学
发病因素
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对脂溢性脱发患者以问卷形式调查,统计关于成都地区脂溢性脱发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其发病因素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研究证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脂溢性脱发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诊断为脂溢性脱发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收集患者信息,并通过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判断每个患者的中医证型,通过SAS及SDS评分规则计算出每位患者的标准总分,全部病例收集结束后,进行数据整理,之后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全部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成都地区297例脂溢性脱发患者中,男性脂溢性脱发患病率要高于女性;脂溢性脱发的主要患病群体为青壮年。2.成都地区297例脂溢性脱发患者中,工作偏脑力劳动者患脂溢性脱发的可能性更高;入睡时间较晚的患者患脂溢性脱发的可能性更高;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患脂溢性脱发的可能性更高;主要就诊群体为病程较短的群体;大部分患者症状会在夏季加重;吸烟饮酒的患者患脂溢性脱发的可能性更高,且男性有不良嗜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症状为头发细软及发际上移的患者为就诊中的主要群体;洗头频次较高的患者患脂溢性脱发的可能性更高;男性患者相比于女性患者受遗传影响更加明显。3.成都地区297例脂溢性脱发患者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湿热蕴结证(56.23%)>血热风燥证(25.93%)>肝肾不足证(18.18%)。4.成都地区297例脂溢性脱发患者中,中医证型与患者年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分布规律为18-35岁的患者以湿热熏蒸证为主,36岁以上的患者以肝肾不足证为主;中医证型与患者病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规律为病程较短者以湿热熏蒸证为主,病程较长者以肝肾不足证为主;中医证型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风燥证的患者SAS及SDS评分普遍偏高。结论:通过对成都297例脂溢性脱发患者进行调查后可以看出,脂溢性脱发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工作、睡眠、文化程度、病程、季节、不良嗜好、遗传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且证型的分布与患者年龄、病程及焦虑抑郁状态之间有相关性。因此在治疗脂溢性脱发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应当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从而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